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
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
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
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南风多叠浪,逆水暂回船。画鹢秋相对,沙鸥静独眠。
微明见云树,孤绝问人烟。吾道常如此,听歌枉渚邅。
兰江江上亭,仁智称为名。
山色晓争出,水光秋更清。
微风飘复断,好鸟过还鸣。
曾伴陶公醉,叠闻渔唱声。
别饶节凸雪霜姿,戴谱分宗尚未知。移得一丛佛眼竹,朝来便置越州瓷。
弄笔涂鸦,愁来似、云兴波涨。许屈指、年华易去,可禁频恙。
噩梦几番掷过了,半生心事毫端上。检残篇、绿酒若为消,谁相饷。
风景好,春摇漾。题咏处,曾酬唱。奈寻香摘艳,蝶衔蜂酿。
玄晏当今文学老,校书天禄燃藜杖。比无言桃李却多言,雨花状。
诗到无声也自奇,眼明窗不见疏枝。江南四月冥冥雨,空忆曹瞒止渴时。
春江水悠悠,行人上兰舟。春云散江树,行人重回顾。
嘉会未有期,离心渺千里。愿作还山云,莫作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