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西归客,谁无满袖诗。
都忘将别意,竞媚向官资。
凭在屋头月,照君墙上旗。
不同山一定,更远更相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冠冕长林后,诗书百粤尊。九侯传世泽,双阙表名门。
学海文风盛,黉宫教雨存。朋簪方济济,逝水竟沄沄。
寂寞馀诗社,飘零散酒樽。琴书徒尔恨,钟鼎更谁论。
夜月看归鹤,秋猿伴旅魂。园林荒竹树,风雨败兰荪。
走讣惊千里,悲歌向九原。犹疑骑列宿,箕尾不堪扪。
回廊隔树帘帘捲,曲水穿桥路路通。禁漏滴斜花外日,御香薰暖柳边风。
凤凰枝上舞
取醉非无酒,忘忧亦有花。
暂来疑是客,归去不成家。
良友看余几,今年报女亡。
江山有,风雨泣秋堂。
元气能无损,星文定不光。
连宵激孤志,洒涕向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