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
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
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
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得时少壮相揄扬,独行无侣心浶浪。
肠如辘轳转井床,内饥外寒肤粟芒,
若此煎炒何心肠。王都浩浩多球琅,
怀珉安可争焜煌。旧朋升腾皆俊良,
殁不发语生括囊。巍巍尧舜开明堂,
大调金石来凤皇。鸳鸯戟翼方在梁,
福禄其宜无不臧。已甘老死填沟隍,
殭尸阖棺犹目张。仲尼生世尚徨徨,
岂能强聒争跄跄。未由见子举以觞,
北望大河衣袂攘。牢牛横汉不服箱,
欲往乘车无可当。天驷有星名曰房,
又欲乘马行幽荒。牛虽蹄莹马眼光,
既不我驾路阻长。我怀炳炳何日忘,
半夜揽琴弹履霜。写意缄辞无雁将,
低云作雪正苍茫。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玉盘之错碧琅玕,冰浆雪粒椀茗寒。一歠浑释不可见,精迷意夺沉其欢。
相逢臭味惟之子,咀嚼敷腴得如此。问道应探象冈元,负笈直走千馀里。
师今缀秩蓬莱班,子归连水复连山。虞廷苞凤含章舞,五色葳蕤定可攀。
山羊卷酥如切玉,剪毛胡羊花作肉。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
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
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
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