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後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颜整簪。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三礼声华闻九州,上杭作宰迈时流。铁炉富足民无恙,铜鼓山名岁有秋。
不愧王乔曾赐履,懒看卓茂早封侯。两京襟佩纷如雨,回首春风忆旧游。
无一法与人,岂有二种语。
居士门墙高,逢人恁麽举。
石梁踏断眼皮横,师子游行无伴侣。
曝画长廊趁晚晖,幽园高卧客来稀。一春梦雨遥相忆,昨日渔舟去未归。
曳杖细寻烧笋寺,出山未办采茶衣。武林耆旧烦收拾,忙剔银镫校是非。
昨夜羽书消息,胡骑满,俊鹰愁,雁门秋。
何日登台呼去,澹烟凉欲流。飞趁马蹄风雪,纵清游。
十年萍梗愧西东,千里佳期此日同。图画秪今追北苑,衣冠谁复识南宫。
乡心几度春云外,诗思千峰暮雨中。欲把酒杯留醉赏,沙头归佩莫匆匆。
冲虚观里看江涨,又上中华礼白云。还赴故人鸡黍约,沉沉春夜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