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毗陵画,妙绝僧居宁。
不为权贵逼,所与乃忘形。
英机三尺素,落笔酒未醒。
忽为双飞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织如可听。
蚣蝑与蝼蝈,行跃势未停。
竹蝉及鬼蝶,飘飘翻翅翮。
蚊虻亦具体,纤悉皆可名。
广宗潘叔治,持作枕间屏。
我行因以赠,益见双眉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风切切,深秋月,十朵芙蓉繁艳歇。小槛细腰无力,空赢得,目断魂飞何处说¤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偏挂恨,少年抛掷。羞睹见,绣被堆红闲不彻。丹脸腻,双靥媚,冠子缕金装翡翠。将一朵,琼花堪比。窠窠绣,鸾凤衣裳香窣地¤银台蜡烛滴红泪,醁酒劝人教半醉。帘幕外,月华如水。特地向,宝帐颠狂不肯睡。
扬州梅发莫依依,曾得何郎一首诗。
谩有渡江来小庾,始从今日得佳辞。
风风雨雨。又早催年暮。屈指光阴能几许。转眼春回冬去。
妆成对镜徘徊。重帘几度羞开。生怕梅花笑我,依然裙布荆钗。
尘所不肯修行,个个贪欢聚。转转恋荣华,怎肯将心悟。直待阴公教来取。便急与相随去。早被儿孙送归土。金玉谁为主。
楼台十二琼钩静,甚新凉、缕缕遮拦不尽。漫卷看双星,怕笑人孤影。
悄悄深深炉篆袅,露暗满、玉阶金井。回省,记月透玲珑,宫眉低印。
心共误触流萤,傍波纹浪绉,荡摇难定。亸地一珠珠,料泪珠同进。
更是西风今夜紧,惯逗隙、偷吹云鬓。天迥,帐纸阁寒生,听蛩孤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