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欲溯共洄,先涉其流。
欲观其人,先视其与游。
东坡之名,在昌黎武威之间。
而师之能,亦文畅秘演之俦。
德必有邻,而人焉廋。
世于是可以察予之去留。
卢武芙蓉映日温,千秋万古伴贞魂。晓云旋扈巴江锦,暮雨清摇中使幡。
故国忍看沉战迹,远孙无路荐蒲尊。当年金鉴如承露,讵有鸾舆幸剑门。
分付庭花莫再开,卷帘无复玉人来。花神若也相哀念,为结连枝向墓台。
地盘山鸡犹可像,坎坎砰砰随手长。
夜半高楼沈醉时,万里踏桥乱山响。
位乖燮理致伤残,四面墙匡不忍看。
正是花进堪下泪,相公何必更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