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
子时哦其间,宾友或来和。
琴壶置於傍,图籍亦在左。
谁怜修修影,只畏寒日过。
谁怜青青枝,下有暗叶堕。
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
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
持以报主人,此兴不可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高阁冯空浩荡开,当时遗迹几荒苔。烟含晚市悠悠见,沙带澄潭渺渺回。
此日登临分壮气,百年沦落忆雄材。可怜万古神交意,日暮荒凉一叹哀。
绕墙烟树色笼葱,燕人莺过路不通。
客子归来误惊喜,移家别住绿阴中。
南望临汀路八千,皇华四牡日纷然。江湖或有商岩相,倘可因君送上天。
一别高楼寄此庵,五年况味更谁谙?枕堪待旦天难晓,薪已将然卧岂酣。
沧海径归真上策,旧京入梦奈空谈。丹青自写灵台状,莫信人誇蔗境甘。
山前老泽经行路,百岁翁翁犹健步。
非仙非佛非鬼神,不识人间盐与醋。
嗜欲既浅亦机深,窟宅宜与仙家邻。
蒯缑犹似布衣时,题柱休令关吏知。
晓渡白沟河上路,雪残鸦拂野棠枝。
入京翻遣似并州,数醉乡人春酒楼。
来日寄将消息否,绮窗寒树着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