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苍生不为饥寒贱,人赋天均。不应无闻。耻与偕亡誓为群。
秋心一片随风折,天地存真。寂暗求邻。吾爱犹能遍夜寒。
未到岁除刚数日,何人骑马入山来。欲从南越通消息,曾向东齐拨草莱。
屋里无过云片片,岩前依旧雪皑皑。好归直为而兄道,不是宝山空自回。
浪起舟且发,风来水自开。不须过桥去,凉思在高台。
生怜楚客降庚寅,争驾飞凫棹水滨。锦缆千寻联雁齿,靴纹万叠蹙鱼麟。
未堪皇树斗声华,磊落前庭亦复嘉。坐进一盘柑子蜜,何输七碗玉川茶。
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以婴孩。
几回看尽人间世,只好登高莫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