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晓度南薰,禁锺犹可闻。
春郊微有霰,上苑稍藏云。
斋馆人相望,官桥路已分。
宁同鸟乌乐,翔集自成群。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道澄澜彻底清,仙郎轻棹出重城。采蘋虚得当时称,述职那同此日荣。剑戟步经高障黑,绮罗光动百花明。谢公携妓东山去,何似乘春奉诏行。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沛公家业本无能,休责渠曹不治生。
看取帝王他日事,方知俗眼未分明。
古寺沉沉昼日长,泠然清响发僧房。
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山水无端言尔志,炭冰何事置吾肠。
老来却爱虚檐外,雨滴梧桐一味凉。
二十年前许进趋,六科重沗荐论书。献言悟主惭明诏,乞禄还家得副车。
此日诗章形黼黻,当时匠手器轮舆。恩知最厚难图报,有意高贤一挽裾。
挂席凌大江,斗觉风云颠。日脚金琐碎,山头墨蜿蜒。
高天忽下垂,密与沧波连。不辨川后界,坐失阳乌权。
咫尺晃微白,浪花骄不圆。攒矢斗壁剥,神钲击喧阗。
徙坐蔽束书,低眉睨长年。两仪退归所,万象仍悠然。
山色媚举卮,波声清扣舷。变故在须臾,所得能不迁。
是以暂往身,托志在归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