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栏下望汉江水,浮绿无风写镜明。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
樯帆落处远乡思,砧处动时归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吾慕严先生,殊非巢许徒。出处似合道,为义匪为高。
宾友分已定,从官何乃劳。展足卧故人,故态知狂奴。
欠伸动天象,况乃人主乎。惜哉帝王真,大老归江湖。
孰谓天地量,徒见客星孤。公卿满汉庭,纷纷索谶图。
扶风宜甫,听余教旨。你从前、入道未是。终有洪禧,旧交朋、陆山后至。一一须、听他玄理。山头休去,此中居止。兼乞觅、庵粮便利。直待盈盈,恁时节、同将师礼。住十洲、大家欢喜。
东阁留樽罢,西台夜过时。题诗倚骢马,换酒脱金龟。
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向来秋寺约,还许赴佳期。
秋月遂如此,诗人胡不归?闺愁将细字,旅况待寒衣。
一顾当途浅,方知所徇微。徇廊千百转,底处可忘机?
雷雨沅湘振滞冤,皇恩普出九重天。乞儿犹恋权门火,应谓死灰能复燃。
满眼羁愁不可裁,西风楼阁独持杯。一檠短梦寻家去,万瓦新霜逐雁来。
富贵未涯身半老,云山何处首空回。呼儿涤砚酬佳句,试我胸中隐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