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托。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琴诗清绝事,静也两兼能。
技有知音许,名因国士称。
故山何日别,归舫待春乘。
却遂林泉适,弦歌结旧朋。
引睇龙门念久违,自题雁塔会何稀。
奔驰莲幕只甘分,只尺星台喜有依。
拱侍尊罍陪盛事,仰瞻刑政焕清晖。
我公自有回天力,入佐明君看一飞。
渺渺别离愁,皎皎春江月。清愁抱月飞,月没愁未没。
光景信不殊,人乃千里隔。噫嘻乎,人从两地看明月,月自天看两地人。
安得此身作此月,碧天夜夜来相亲。
盘江瘴疠地,气候诚不平。邻壤盛雨雪,秋冬剧严凝。
惟兹十里内,炎埃障脩程。山川本不异,咫尺殊阴晴。
戚戚巡候吏,奄奄谪戍兵。饥虚迫忧患,羸弱存敝形。
来者不满岁,死者如传更。当今际隆盛,治化称休贞。
畴其任燮理,坐使同清明。
城头杨柳绿如云,城下官河水拍春。一片江山元不改,画船都是异乡人。
曩岁曾陪夜讲灯,伏犀插脑齿如冰;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臞然一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