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
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
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
何忧秋风来,退保藏其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澄溪寂无喧,皎月清可掇。白沙溯沿回,两岸皓成雪。
朗咏扣夜舷,摇漾水烟灭。忽忆同心人,蒹葭渺孤洁。
誓将共巢由,永与嚣尘绝。
维王望闽中,载德今奕世。堂堂忠悯公,致身当宋季。
道学承紫阳,名位埒真魏。忠悯实犹子,全闽属制置。
天兵既南征,奉籍来附
千里悬军屡凿空,牙旗四面捲华风。破胡不用金城略,开府新当锁钥雄。
射雕暮向阴山北,饮马朝从瀚海东。汉室孟坚惭载笔,燕然从此更铭功。
学字还须学读书,旅窗消遣日之馀。何期此意先窥透,朝晚课功不俟□。
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
若共门人推礼分,戴崇争得及彭宣。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