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垧。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西风摇落海门寒,到处闾阎有怨叹。北阙此时应侧席,东山何日更弹冠。
词人屡款南州榻,艺苑先登赤帜坛。多少儒生开阁望,芳洲无用忆秋兰。
乔木阴连屋,溪山旧相儒。昨辞天上禄,今得掌中珠。
种德惟桑梓,传家只典谟。善缘天不负,阴骘本无拘。
大将青庐直禁宫,高贤驻马玉杯同。柳垂阊阖千章绿,云涌蓬莱万片红。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
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远路知君抱病还,高才虽屈喜身閒。相寻正值重阳日,烂醉秋风九里山。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万物秋霜能坏色,
四时冬日最凋年。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