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畴昔之夕兮綵云结空,有美一人兮蔚若龙从。来游南海兮憩于瑶宫,彼浮丘之何代兮于谁而逢。
吹笙玄圃兮驾鹤溟濛,遗丹井于千祀兮洒往韵于清风。
日月推迁兮竟不相待,唯至术之能垂兮与金石而终配。
葛子去兮不还,浮丘杳兮难攀。咽清泉于涧底,倚丛桂于山间。
山间兮岁晏,古字苍苔兮漫漶。旧渔歌兮唱酬,今石帆兮讵泛。
美人之来自南阳,手携玉节凌云翔。佩声远出催寒溜,身到蓬莱万树香。
岭峤久不闻仙韵,丹崖深闭谁能问。月照寒潭一色清,风吹万籁千岩振。
似此逸度兮可谁同,金茎挹兮玉露浓。望皇华兮照烨,揽琪树兮青葱。
灵心未歇兮倡兹奇会,手握崇兰兮杂以芳蕙。锦之错兮霞明,凤之翩兮日丽。
碧射玉盘兮角菱,红压瑶枝兮粟荔。芬苾郁兮透绮疏,丹灼烁兮留岩砌。
维薰风之自南兮,时披拂于衣袂。浮丘兮恍来,风流兮倘继。
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
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
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
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