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清露湿林原,早市集鱼米。江南候未齐,三月冷犹尔。
小篮携酒浆,城南步荒畤。寸心自怦怦,节物逐生死。
野塘鹜作沤,生意盎泓水。胡人乃弗如,患苦铄心体。
沉冥二百日,茹痛过然指。逝者声已吞,存者息徒视。
从知大痈中,微命仅蝼蚁。行行出郭门,凉凉古招提。
蜂房户牗开,赫然君在斯。骨肉竟何状,闭目不敢思。
当年好眉鬓,笼袖花四围。低颜向前和,腐心念长离。
入户意不伸,谁与问来兹。恨穷遽无言,积泪一把挥。
挥泪尚何为,所冀君或知。蓬头见二三,唤我日八九。
君去似相忘,吾母劳已久。雏婴生七月,肥白赤双藕。
悬知及长成,虽母不知有。二儿君所爱,学语甫上口。
但囿携抱亲,指妪谓为母。小怒与娇啼,赴愬竟忘丑。
大儿挟书归,敬长礼知守。有时履脱綦,或乃襟出肘。
引我双眼芒,有泪湿其手。儿女身外物,相逢已云偶。
徒苦复何酬,同君异先后。昔日愿生死,谁知死亦难。
万钧著两肩,不死故非悭。明知七尺身,许人岂宜然。
盐车久在涂,天使不得閒。玄黄此何时。托命虫沙间。
凋残自骨肉,积疢已十年。而今复构兹,童稚却成班。
遂悟造物勤,更迭不畏烦。黾勉顺吾生,乘化良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