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云中不闭雁门关,减灶沉烽白日閒。蕃骑寇边三百万,单于仅以六骡还。
三年避地少经过,十日论诗喜琢磨。自欲灰心老南岳,犹能茧足慰东坡。
来时野寺无鱼鼓,去后闲门有雀罗。从此期师真似月,断云时复挂星河。
舣棹投兰若,逢僧话白头。百年王谢燕,万里海翁鸥。
流水山门古,閒云野殿秋。夜深钟磬绝,鹤唳楚山幽。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人世热何处,我来清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皎然冰玉见风姿,况有新篇斗色丝。不尽弇园仍澹圃,为探周鼎复秦碑。
谈温草树寒从破,坐久星河莽下垂。唯有陇梅尤气色,似闻先卜早春期。
方除忽展类西清,隐隐莲花踏处生。天语独传三字切,玉衣真见五铢轻。
流霞欲动灵旗色,滴露如残警佩声。闻道穆公夸飨帝,吹箫元只为秦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