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蓬莱宫阙五云端,太液冰澌不敢寒。须信帝家春事早,勾芒昨夜引春班。
夜凉月里话东征,倾耳呼猿洞水声。玉室金堂元避世,鲈鱼莼菜岂惩羹。
举围个个三年试,云路家家万里程。在我能为古之制,裕陵图治重宗盟。
郎赍千金装,结客行三秦。那能论家计,少年喜作人。
丈室花光照暮天,色香空尽转生妍。青山何处容吾隐,看到残春又一年。
来从何处。见亦愁无数。便是相逢无可语。一种心情兜住。
若云不算情痴。缘何醉梦支离。绣得鸳鸯新谱,好风寄予黄鹂。
翰苑同袍三十载,忧欢何事不相联。论思无补惭予甚,经济多能忆子贤。
竹簟茅檐宜晚岁,白云沧海别经年。閒居未用浑忘世,尚想题诗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