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雷

上帝设号令,隐其南山下。

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

春以动含生,夏以奋风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黄厚土。

我今来江南,岁历惟建午。

如何小雪前,向晓疑鸣釜。

蛟蛇龟虫厄,鳞裂口块吐。

虾蟆不食月,深窟僵两股。

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或言非天公,实乃阴怪主。

尝观古祠画,牛首椎连鼓。

墨云杂狂飚,相与为肺腑。

是不由昊穹,安能顺寒暑。

吾因考厥事,复以验莽卤。

市井欺量衡,定知不活汝。

元恶逆大伦,勿加霹雳斧。

此岂曰无私,故予未所取。

必恐窃天威,似将文法侮。

焉顾五行错,讵畏万物睹。

欲扣九门陈,恨身无鸟羽。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昨天移棹泊垂虹,闲倚篷窗问钓翁。

为底鲈鱼低价卖,年来朝市怕秋风。

道子由来笔有神,丹青身价更无论。若非此日逢佳士,安得当年为写真。

乍见衣薪者,秋都惨不号。低头弗敢问,何忍复登高。

离宫金翠化为烟,土宇雕零旧幅员。岂是相君酣醉日,况逢天子中兴年。

武关兵马全无信,浯水文章久未镌。白发诗翁忧帝室,长歌泣血拜啼鹃。

庐陵赵孝子,四岁父行贾。一去三十年,家惟大母母。

大母已云没,而父行不归。儿长亦有妇,母子聊相依。

从父自北来,汝父久已死。母子哭相问,父死何乡里。

闻汝父死时,不知汝父处。汝但欲往问,京师多旧故。

再拜别阿母,行行至京师。自念不见父,儿死无归时。

乃有曾长者,往昔与父善。言汝父死处,滨州利津县。

徒跣二千里,薄言至利津。朱琪张文辈,一一陈所因。

死以某年月,葬以某木棺。姓名某所题,近在城南端。

城南冢累累,翳然榛莽中。极目千万冢,谁能识其踪。

行哭七日馀,欲死不得所。生者无由知,死者岂能语。

解发系马鞍,负之坟坟过。吾父傥有知,发解鞍自堕。

俄至一坟前,鞍堕发自解。开坟见前和,题字宛犹在。

既见父姓名,痛绝心始安。函骨陈野祭,禽鸟声为酸。

邻老四面来,惊叹未曾有。相帅报县官,县官骇之久。

即日上大府,大府咸异之。次第闻中朝,行子正南驰。

行子行且伤,哭踊如初丧。路遥山川阻,何时至故乡。

故乡既云至,葬祭无迟礼。母子永不离,万事若流水。

闻者尽称孝,见者皆感泣。期尔百世昌,望尔百禄集。

儿今一无愿,愿母长不老。岁岁父坟前,洒饭坟上草。

平田无那素光何,稻叶娟娟浸碧波。白鸟试飞疑远浦,元云微断影高柯。

墟烟小困双湾树,砌叶全低一径莎。不碍小窗消午睡,炉烟孤袅绪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