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
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处石渠。
作书未可周,寄声亦已疏。
後园有嘉果,远赠当鲤鱼。
中虽闻尺素,加餐意何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潇洒襟怀送岁华,东风又一度桃花。梦回不计谁为蝶,酒到随拈懒画蛇。
绛雪何须医白发,青天常自护乌纱。耕犁两具书千卷,付与儿孙任做家。
丛菊东篱手自栽,花时容我尽徘徊。望云庐畔霜枝瘦,曾记持鳌共举杯。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
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青山如候虫,可赏不可恋。
胡为谢康乐,游览乃欲遍。
纵登最高顶,过眼犹掣电。
何如菊花天,周绕篱落畔。
对面黄云峰,未妨篱下见。
相携凌紫霞,更约东风便。
浅井供茶灶,分流浣布沙。
此泉吾所爱,百用给山家。
水外峰峦碧四环,雨多门径藓苔斑。
滞留又及炊新粟,欢喜何当见旧山。
招隐有诗来霅上,倦游无梦到云间。
西兴十里秋潮晚,坐数扁舟带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