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
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
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
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
游鱼不可见,车骑久临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黄昏忽上云,西窗竟无月。
烛花自盈枝,可玩不可折。
天风吹钟声,急急吹烛灭。
可惜窗下书,少读三四叶。
小楼依白石,且近周公涯。溪水迎门入,贾舫趁潮回。
闹市可安禅,缘未学如来。因寻周公梦,来者犹可追。
一日供偃仰,明日非所裁。
爱尔桃花坞,临溪新草堂。烟笼寒筱翠,风转野梅香。
积雪留残白,垂杨试浅黄。山公行乐地,时许野人狂。
宵寒何处著诗魂,剔尽银缸未掩门。鸟啄落花风捲幔,一庭烟月自黄昏。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
宝惜吾儿如拱璧,那知变灭只须臾。
畏啼尚宿通宵火,涂囟犹残隔日朱。
坐客相宽云梦幻,故人来吊讶清癯。
荒山岁晚无行迹,心折原头树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