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蚕三眠休,作茧当具簇。
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
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
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
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满涧洗岩液,插天排石牙。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一泓秋水剪瞳神,绀发纁须看逼真;冰雪聪明林下客,烟霞色相画中人。
骚魂取次宜呵冻,道貌由来欲辟尘。却笑化工难免俗,半留绮语到阳春。
彤襜高揭露妖娇,月色灯光映翠翘。年少路傍虚送目,良家女伴转三桥。
竹外梅花耿玉颜,凛然冰句落霜纨。莫将轻扇趋炎子,留作人间六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