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
白兔捣药亦何疗,常娥孤栖欲嫁谁。
古人今人被磨灭,休问有来都几时。
唯有长照金樽里,此言万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谁复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半是风雨相乖离。
常愿晴明对以饮,耳边流水胜鸣丝。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卧疾萧斋冷,门深一迳苔。
空庭小雨过,瘦马故人来。
把酒悲新事,论诗畏逸才。
未能亲往谢,病眼怕风埃。
皇图巩固如磐石,何事边情日报来。小丑安施观鼎衅,长城终是插天开。
征西人望轮台诏,直北谁当锁钥才。一别春明惊岁改,几回封事梦中裁。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八哀年高雪满簪,仙游一梦竟沉沉。草麻几对西清月,润笔多颁内帑金。
蕙帐夜空孤鹤怨,薇垣春去落花深。海棠依旧栖灵鹊,宁得重来听好音。
朴学无关道废兴,更堪衰与病相乘。
眼看白日西南去,绳系胶黏总不能。
雪尽尘消径露沙,公家池馆似山家。
翠痕满地初生草,红气通林夫放花。
匝岸平波清照雁,压城危榭斗回鸦。
自惭白首犹圭组,此地年年常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