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雏始出巢,欲矜五色羽。乃见郡鸱盘,壤中将有取。
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所趣固已殊,而何不远举。
幸失网罗目,宜还兰蕙圃。故乡有嘉林,其下可以处。
会侍朝阳鸣,贺夔成律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事丛缘网密,意广忌才疏。浩浩皇风远,迟迟化日舒。
俗移三纪后,德洽百年馀。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连漪映馀雪,严城限深雾。清寒起洞门,东风急池树。
神居望已肃,徘徊举冲趣。栖归如迟咏,丘山不可屡。
省郎华发倦游时,却忆当年一布衣。仕路更劳何足恋,家山可爱不如归。
吟中斗绝红尘味,静里能延白日辉。某水某丘真旧物,春来赢得掩重扉。
西风忽别离,满袖百篇诗。
取已尚如此,问人应可知。
山寒城角远,地阔海帆迟。
料想回车日,相看是岁期。
沧江一卧已心灰,避地何人赋「七哀?」欲遣新愁悟后去,翻抬往恨醉中来。
六桥归梦催衰柳,五月寒岩听「落梅。」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又徘徊。
雪月风花信手抄,皇王帝霸入推敲。伊川击壤三千首,都共南风一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