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於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春多是雨,四壁半生苔。
隆中抱膝许寻盟,紫诏俄传出禁城。画省移官新主意,草庐劝驾故人情。
逢春弱柳迎旌旆,对月芳樽倚鉴衡。照乘隋珠携满袖,知君蚤晚献承明。
新月溶青荔。望天边、寿星一点,白云千里。又是吾翁初度日,两见童颜十四。多绛县、老人一岁。想得姑仙麟脯宴,进蟠桃、满引霞杯醉。群玉树,可人意。痴儿未了公家事。喜此中、堂名绣采,晨昏如侍。着个斑衣浑鼓舞,却把寿卮遥跪。祝翁寿、三山一似。已洁清香凝寝处,奉安车、弭节徐徐至。就禄养,看孙戏。
不谓夏台畔,能留复至今。朝廷宁仗汝,天地独无心。
北极瞻逾切,中原畏转深。茫茫蓟门树,暝色满秋阴。
偶经盘石坐,下有暗泉过。
受月苔阴少,分云竹色多。
幽岩答樵斧,小屋见渔蓑。
不浅沧浪兴,风尘可奈何。
为怜恶雨与憎风。一春摇落芳丛。春残不逐春归去,占住春工。
矮架短屏色艳,笼烟笑日香秾。一枝不断四时中。
月月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