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既高天下,身何不自防。
已能成汉业,无复假齐王。
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
空名流未竭,淮水共汤汤。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海岳之东西,见于印而验于碑。
观乎此诗,景与物随。
於虖噫嘻,此皆是也,
夫岂复有今是而昨非。江汤汤其不移,
山窿窿其不亏。登兮览兮,
予言其如之。
太原城外感离群,消息从今不易闻。旅雁翩翻乘朔气,秋风寂寞向斜曛。
秪缘俎豆他乡合,漫赋山河别路分。楚客西归渺相望,天连剑阁万重云。
多病扶筇老自便,得君方竹更轻坚。平生正以方为累,拟付山僧任削圆。
石径柴门屈曲通,拂檐疏竹弄微风。
等闲光影无人管,两树金沙相对红。
江上停舟问客踪,乱前相别乱余逢。
暂时握手还分手,暮雨南陵水寺钟。
闻君江上拥旌旄,共羡书生胆气豪。家学旧传黄石略,汉恩新赐紫貂袍。
一身许国风霜苦,半壁支天汗马劳。此日艰难知不惜,沙场麟阁属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