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多车骑,後迹乱前踪。
谁识此来过,尘蹄重复重。
归有野仆言,恨不故人逢。
岂无肴酒设,所向乖所从。
未能一往见,懒拙其必容。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始终情意两蹉跎,离恨虽多话亦多。只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宽河。
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従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従公已觉十年迟。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公病后,舍宅作寺。
)
籍甚人言易已东。
飞觞泛水集群贤,文采风流自往年。静里披图怀胜事,一川新绿锁轻烟。
空中雨阁。一段轻阴,翠铺林薄。橘内仙翁,棋边公子,共成清乐。主人有井留车,看席上、云轻柳弱。斗转檐头,鸡鸣窗外,无人知觉。
道乡千古一清风,雪壁银钩墨尚浓。
若爱殿前苍玉佩,断无身後碧纱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