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渭州刘太保

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

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

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

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

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

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

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万里长淮北,青是汉时山。几年壁垒相望,高枕度春闲。不道草庐家杰,手袖伊吾长剑,驰志在楼兰。钟鼓令秋肃,毡罽胆冰寒。
诗书帅,金横带,玉为鞍。天生如结数辈,虏岂易江南。京索成皋此际,东郭韩卢俱困,故老正争看。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金盘夜冷露流脂,玉管含云写竹枝。方士持归东海上,月明应是作龙骑。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

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不留。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

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

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

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

况值淮南木落时。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杜子风情春水波,至今诗句使人夸。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