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千骑精明振物华,麦畦分处槿篱斜。山虽有尽春无际,李竟不言桃自花。
绿涨新添前夜雨,青归不减去年畬。酒杯弗酹刘伶土,重为斯文一叹嗟。
覆有高林载有苔,石公木客可参陪。山居事业略完具,只是无人肯入来。
夙昔潘郎说孟公,讲闻久矣匪匆匆。
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秃翁。
谢事安能謄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
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
杪岁垂垂尽,寒花悄悄繁。律回春有信,冰动水生痕。
朴学惭经济,穷居废讨论。都将百年意,一笑付乾坤。
陛戟千官列,衣冠九尺豪。滑稽通强谏,辞赋变《离骚》。
车就公孙借,家令少妇操。惟羞齿编贝,长对口无毛。
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且留晚节伴寒香,莫要似、春华性急。
大招吟了,巫咸下了,未爱修门重入。我侬不做佛漳闽,免大雪、庭中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