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岭头树,俯窥城下溪。
半山飞急雨,举手弄晴霓。
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
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才名曾听振文场,共喜除官近故乡。铁瓮渐遥知白下,竹楼将近是黄冈。
沿江烟草随舟绿,夹岸杨花扑面香。到日不须驺吏候,诸生执贽绕门墙。
寻梅问竹绕城南,喜得幽栖寄此龛。诗罢杳无尘土念,怡然清梦入春酣。
杓柄短长,锅儿大小,家丑无端花擘了。狼籍不小,惭惶不少。
藏主师兄,平跋则个。
春来一路素馨斜,云树中开处士家。拓圃近山蔬带露,束篱为架豆争花。
春江水满凫频浴,僻地人稀犬不哗。最羡先生无俗事,苦吟薄醉是生涯。
杏子花残燕子忙,佳辰百五媚春光。
万家庖舍胶觞冷,几处坟茔麦饭香。
幽鸟送声多杜宇,野林抽叶半吴桑。
闲边剩有登临兴,都付吟笺与酒觞。
风牵弱水船,山阻渔郎棹。谁识仙人洞,乃在红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