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折腰劳,弹冠望,纵飞蓬。笑造化、相戏穷通。风帆浪桨,暮城寒角晓楼钟。
暗借霜雪鬓边来,惊对青铜。
萧闲好,何时遂,门横水,径穿松。有无限、杯月襟风。
区区个甚,帝尧堂下足夔龙。不如闻早问溪山,高养吾慵。
冲寒暂行役,遗汝以青毡。
要识夜眠处,当如亲膝前。
凊温供子职,清白保家传。
小令多堪法,毋颛字画妍。
又看中秋月,良宵别思纷。苕溪嗟远嫁,梁苑阻归群。
薄宦猪肝累,长邮马足分。军咨真祭酒,退食更论文。
苔护崇兰结绿阴,玉绳不动夜沈沈。石边几本冰根冷,素魄流辉映素心。
击钟以俟惟大国,况乃御天流至德。
侑食斯举扬盛则,其礼不諐仪不忒。
风猷所被深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