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吴客归从楚,霜华著马蹄。

倦童持弊橐,呼艇过寒溪。

索寞区中饭,依稀日午鸡。

张仪犹舌在,不必愧於妻。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回望玉楼金阙。正水遮山隔。风儿又起,雨儿又煞,好愁人天色。
两岸荻花枫叶。争舞红吹白。中秋过也,重阳近也,作天涯行客。

行李西来自豫章,东风拂面柳丝黄。壶中日月青铜镜,方外神仙白羽裳。

老子藏书尝作史,太玄执戟谩为郎。十年乱后重相见,颇觉形神欲两忘。

白日双流静,西看蜀国春。桐花能乳鸟,竹节竞祠神。

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亲。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昔吾有先正,走卒称司马。忧国等忧家,人物君其亚。

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家世事赵氏,业惟食农耕。

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莫知朝与昏,所依母与兄。

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一朝闻密言,与盲出东门。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

行行五里馀,忽有呼兄名。兄乃弃我走,客前抚我言。

我与赵世亲,复与汝居邻。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我身尽沾濡,不复知我身。汝但与我归,养汝不记年。

涔涔遵旋路,咽咽还入城。城中尽惊问,戚促不能言。

望门唤易衣,恐我身致患。再呼我母来,汝勿忧饥寒。

汝但与盲居,保汝母女全。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

喜我生来归,疑我能再明。况得与母居,不异吾父存。

我今已十三,温饱两无营。我母幸康强,不知兄何行。

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花鸟閒寻雪半枝,瘦筇拈到酒醒时。莫言无极乾坤妙,只许濂溪一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