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子尝谈王道,怪语固未宜。
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
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
今我傥得罪,甘与苏同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好因鲂鲤答枯鱼,总觉蛩蛩念巨虚。白日怀人当槛坐,红云羡尔对江居。
身名莫笑中条叟,乡里须乘下泽车。丙舍一椽松数尺,未妨他日访吾庐。
行人二月去,雨雪尚春明。闻道大田郭,终朝布谷声。
山晴公事少,溪晚客吟清。借问舄凫出,何时车鹭迎。
十里山塘接虎丘,隐翁家近白蘋洲。偶来暂别延陵庙,欲去还同孺子舟。
云里綵衣高捧日,雨中黄菊苦思秋。经年正有庭闱念,为酌离觞悔远游。
一架蔷薇四面垂,花工不苦费胭脂。
淡红点染轻随粉,浥偏幽香清露知。
红雨迢迢锦汎川,客从何许系渔船。情深不道云峰浅,业远惟留石磴偏。
只有山林称小隐,幸教文墨托高贤。乘轺又是桃花节,重为秦人一惘然。
畏途千里可宵行,正是邻邦道路平。谕蜀昔传司马檄,备吴今罢亚夫营。
阴云扫地千林出,晓月凌空万骑迎。缓带驿亭留险语,春雷端使蛰虫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