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吹来一圳报秋知,玉露金风正及时。
戴了凉巾披野服,桂花香里看唐诗。
荆花总是爱清寒,不趁炎时闹树端。入眼容颜唯灿灿,怡心意趣自姗姗。
何辞风雨随流水,乐伴冬春染素坛。任尔修身求道者,芳华一度一凭栏。
讼简閒应得,公馀隐亦兼。云流随近远,山色任浓纤。
短槛花相绕,疏林笋为添。尘心如涤尽,趺坐看楞严。
一番偎傍一凄其,若个深恩得似伊。怜我病馀宜自爱,怕侬情重转相离。
无由汤药亲身奉,只是衾裯彻夜思。见面但知郎瘦了,为郎消瘦却谁知。
惆怅孙阳世久无,纷纷驽骥逐齐驱。不教神物俱湮灭,犹幸深山天马图。
红杏花繁春意闹,名图天水美美效。两宋高华入眼中,风神喜得当时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