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

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见欧阳公。

昨朝喜我都门入,高车临岸进船逢。

俯躬拜我礼愈下,驺徒窃语音微通。

我公声名压朝右,何厚於此瘦老翁。

笑言哑哑似平昔,妻子信说如梁鸿。

自兹连雨泥没胫,未得谒帝明光宫。

冒阴履湿就税地,亲宾未过知巷穷。

复闻传呼公又至,黄金络马声珑珑。

紫袍宝带照屋屋,饮水啜茗当清风。

邀以新诗出古律,霜髯屡颔摇寒松。

因嗟近代贵莫比,官为司空仍待中。

今成冢丘已寂寞,文字岂得留无穷。

以此易彼可勿媿,浮荣有若送雨虹。

须臾断灭不复见,唯有明月常当空。

况我学不为买禄,直欲到死攀轲雄。

一饭足以饱我腹,一衣足以饰我躬。

老虽得职不足显,愿与公去驩乐同。

驩乐同,治园田,颍水东。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自古谁无死,斯人有重轻。

诸生望模楷,吾道倚權衡。

一发千钧挽,中流砥柱倾。

平生尤国事,何意作身名。

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

知己真堪一剑酬,果然血战势无休。膏肓三洞声犹壮,箭镞频穿水并流。

霜冷官舟烟似雾,气争寒海月如钩。更谁猿臂蓬边立,只有宁馨在上头。

南门点检旧行踪,最苦人人认得侬。羞涩面皮无处著,横拖山屐过青松。

冈峦回合一川平,涧壑高低绕故城。千古好山宁改色,满溪流水不停声。

留侯总得翕张术,汉祖深存驾驭情。更莫登高发长啸,当时豪杰已成名。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凤辇通门静,鸡歌入漏长。宴荣陪御席,话密近龙章。

吟步彤庭月,眠分玉署凉。欲黏朱绂重,频草白麻忙。

笔力将群吏,人情在致唐。万方瞻仰处,晨夕面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