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门下客,寂寞在江涘。
我昨谢铜章,解组犹脱屣。
前日至朱方,正值春雨起。
君时冒雨来,曾不避泥滓。
林枝滴衣襟,沙岸平履齿。
相欢了无间,偶论通远旨。
去逢交亲问,为报心如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叶碧云轻,建业城西雨又晴。
换了罗衣无气力,盈盈,独倚阑干听晚莺。
何处是归程?
脉脉斜阳满旧汀。
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
自恋苹花住一生。
独立危城城上楼,层层遥接大荒秋。三条江色来千里,四面山光尽十洲。
东海鸡鸣红日拥,南溟鹏徙白云流。试观百粤声名盛,离火文明贯斗牛。
正是清秋月色多,大风终夜鼓洪波。银山万叠来高下,铁骑千群入荡摩。
好梦惊回朝帝阙,归心并起望天河。明当少转封姨力,百里平湖顷刻过。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旅涂谁见客青眼,
故国几多人白头。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清远楼中一觉眠,雨莺风燕乍晴天。
年来爱作团栾语,不得中男在眼前。
天地含秋思,絺绤生凉意。归去来兮,志在高山流水。
樵唱渔歌,了太平身世。尚怜儿女为累。
复何事。野鹤心万里,鹪鹩一枝堪寄。搔首西风,古往今来如此。
渺渺予怀,羌众人独异。浮名高谢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