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极目总悲秋,衰草似粘天末。多少无情烟树,送年年行客。
乱山高下没斜阳,夜景更清绝。几点寒鸦风里,趁一梳凉月。
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飞雪洒芦如银箭,前雁惊飞後回眄。
凭谁说与谢玄晖,莫道澄湖静如练。
离歌岂忍樽前听,别恨无由醉里消。
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采桑秦家女,皎若千金璧。君王临高台,美人奏琴瑟。
忽来关雎操,远望中心怿。遗以双明珠,绣袋文
晓挈金玉友,出挹池风清。脱巾薜萝下,悠然听流莺。
白云行杯中,红蕖媚初英。得意时自笑,冥哉尘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