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渚飏轻舟,前溪钓晚流。雁翻蒲叶起,鱼拨荇花游。
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幽寻惜未已,清月半西楼。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柳眼窥春春渐吐。又是东风,摇曳黄金树。宜入新春闻好语。一犁处处催耕雨。未有花须金缕缕。醉梦悠扬,似蝶翩跹舞。一枕仙游何处去。觉来依旧江南住。
青春一日锦衣还,酒上亲闱喜动颜。静视浮名虽羽翼,回瞻明德已丘山。
身留桑梓孤衷结,目断旌麾一泪潸。初仕正忧民事拙,愿书馀训起疏顽。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缅思洪崖术,欲往沧海隔。
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少日争名翰墨场,只今扶杖送斜阳。青青草木浮元气,渺渺山河接故乡。
作吏不妨三折臂,搜诗空费九回肠。子房与我同羁旅,世事千般酒一觞。
小艇无人载绿阴,白鸥门外笋成林。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
莫是修容出屋迟。双轮飞过转情丝。怪她车上未通词。
此后长游千日好,个中却笑一生痴。荧荧灯火月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