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渚飏轻舟,前溪钓晚流。雁翻蒲叶起,鱼拨荇花游。
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幽寻惜未已,清月半西楼。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富贵于人疑疾颠,名儒华发独萧然。小车何必丘园事,不记千秋始姓田。
杨子谈经客屡过,自誇双眼阅人多。从教万态浮云改,骨相天然奈若何。
文昌桥上紫骝嘶,又送将军戍广西。三省甲兵劳节制,八蛮烟雨入封提。
雕弓晓射崖云裂,画角寒吹海月低。已喜皇威清海岱,邑封上将拜金泥。
衰草粘天碧,寒云返照黄。雁鸿飞不到,关塞去何长。
木落惊秋晚,城荒带月凉。衙斋萧瑟甚,窗外有吟螀。
属车何日泛尘清,旧苑沈沈隔禁城。别殿未闻天跸响,华封常听宝鸾声。
禽鱼欲遂灵台乐,燕雀终期大厦成。敢告冬官举常职,莫将池籞等閒轻。
拨开若耶溪上云,高挂峨嵋峰顶月。大用不存轨则,瞎人何止一城。
无毫发间,无前后际。只今吴越令行,恼乱春风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