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河边从此辞,寒天日远暮帆迟。可怜芳草成衰草,公子归时过绿时。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朝来五马去寻春,谁信家家甑有尘。
枕藉道傍宜细问,恐非芳草醉眠人。
栈车行石罅,急雨势多端。方午戎戎暗,如春侧侧寒。
来逢关吏识,别喜故人安。酒绿灯明里,羁魂尚未乾。
相业相传祖泽存,至今厚德说高门。遥知府第多清思,三弄梅花月一痕。
布地千金积,邀欢一径开。花光摇解佩,荷气送行杯。
水蹙昆池动,云移碣石来。飘零犹壮观,肯作雍门哀。
大历才臣有此州,昆云今驾鹿轓游。
从来所至邦人喜,真复能分圣主忧。
千里封疆何足治,一时名迹故应留。
属城旧吏虽疲懒,尚可挥毫敌李舟。
尝尽丛林苦与甜,九天雨露未曾沾。相逢作者开青眼,千尺浮图看合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