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
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胜境追游岂易寻,公馀喜得共登临。攀萝缥缈云霄兴,夹道琮琤玉石音。
置酒但教呼我辈,题名何必刻碑阴。篮舆归去敲明月,盛集应堪继竹林。
伛偻提携面黑黧,如柴瘦骨强撑支。充肠犹欲延躯命,扳上高枝剥树皮。
清风送凉气,薄暮荡炎氛。虹照涟漪水,电出嵯峨云。
落晖散长足,细雨织斜文。
远水沈西日,寒沙聚夜鸥。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突兀金台尖,去天不盈尺。中夜五云飞,正见蓬莱日。
小破燕支钿早梅,雪云平澹越江迟。
青山岁夜行人少,鸭鸭群飞浅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