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
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作阮嗣宗诗善观阮嗣宗,
醒醉俱托狂。广武叹已绝,
苏门啸何长。昏既以醉免,
辞宁不终忘。又疑杀青上,
阙文今或亡。不然竹林游,
何独弃山王。
悌弟其谁家,欢然友于兄。饮我一杯酒,北客交旧情。
凉雨清晚云,庭柯澹阴阴。席间长少集,文献各准绳。
是岂小故哉,宜醉亦宜醒。
寂寂舞帘前,悠悠去远天。不妨团扇在,楼外听吟蝉。
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
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
未依素质夸才思,庸是钟情了宿缘。曾道目非皮相士,教人争得不相怜。
凤辇晨游绮陌,羊车夕叩纱窗。长信宫中第一,昭阳殿里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