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僧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
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江南多名山,雁荡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灵岩渺无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风榻卧石屏,雾窗涵卓笔。
上有小龙湫,龙鼻清泉出。
异哉诺讵罗,来此坐叠膝。
我亦荡中人,景象颇能悉。
独秀玩苍翠,重台听萧瑟。
却穿水帘谷,衣襟寒慄慄。
还入新月洞,意气何飘逸。
安期指瓜枣,羡门献梨栗。
飘瓦孰是非,临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兹游为第一。
谩登岭三三,休跨盘七七。
岂意山尽头,时复有禅室。
门并双峰尖,路爽千榕密。
触石浅溪鸣,投林飞鸟入。
傍人应笑允,观山何时毕。
笑话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诗寄行役,吾非贪著述。
护国门前似匡阜,云峰路上认香炉。重重妄想虽堪叹,也胜尘埃看画图。
淇上风光萃一楼,尊前北海百无忧。平分玉鉴渔村晚,四望黄云寡妇秋。
斜照钩帘纳烟翠,微飙高枕看安流。梅天消息和羹近,老稚宁容挽邓侯。
意马心猿休放劣。害风姓、王名*。一从心破做颠厥。恐怕消、些旧业。真性真灵有何说。恰似晓风残月。杨柳崖头是清彻。我咱瓷情攀折。
闻说长沙郡,湘南驿路微。楚山猿乱叫,湘水雁孤飞。
见月鸣琴坐,行春佩印归。怜君五马贵,自笑绿萝衣。
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
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