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
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昆崙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
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闲来梅树下,爱此岁寒花。何处堪留赏,瑶台即我家。
谁写芙蓉望俨然,清香虽未态殊妍。真花开落才三日,一纸长存定百年。
石间激浪雪无迹,松下瀑流雷有声。百折狂澜非是险,人心方寸最难平。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偶然携酒作郊行,才出尘中眼校明。
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
初凉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麦声。
一片渴心何处写,辘轳金井上银瓶。
古邑人烟陕雒间,马蹄车辙许谁閒。
不堪晓雨妨行兴,犹喜秋风慰客颜。
老去稍知筋力倦,年来只益鬓毛斑。
相如屈赵无遗迹,独有空名重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