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泽明昌秘阁收,当年缇袭为谁留?露盘流尽金人泪,应恨翔鸾不解愁。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烟装恣冥览,浪迹拟云孤。地迥栖金寺,天春弄玉壶。
闭门常卧岛,伏槛日临湖。时讶朱轮客,花林问隐夫。
黄菊茱萸次第开,河山满眼独登台。已闻蚁穴长堤坏,堪虑虫生大厦摧。
玉殿夜阑公仆醉,朱门歌散美人来。小城此际无风雨,唯有浮云黯黯回。
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绿杨树老垂丝短,
翠竹林荒著笋稀。结社僧因秋朔吊,买书船近葬时归。
平生欲献匡君策,抱病犹言未息机。
迟迟昼景转庭除,似觉今朝化日舒。
印篆旋添香晷刻,绣床暗积线工夫。
空劳名姓玷公车,万死孤臣涕泪馀。但道不堪应过七,可能先草绝交书。
皂帽攲斜白苧袍,尊前华发渐萧萧。西堂残暑驱纨扇,南陌新凉上彩毫。
风度蛩声油幕远,月分萤影画墙高。从知只字千秋在,底事平原说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