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首 其三

唱彻芙蓉花正开,新声又听采茶哀。秋风叶落踏歌起,已觉江南席卷来。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翁之误将女,弃贫重许富。女不误一点,初心终不负。

心若负不如,及早归泉路。呜呼冯道老太师,若闻此风骨亦腐。

我来为尔停肩舆,再拜焚香吊贤女。

侠客佩吴钩,翩翩控紫骝。挥鞭度辽水,拟斩月支头。

朔气三河冷,边风九月秋。国仇吾欲雪,非为觅封侯。

青青棘篱蔓,碧色侵琅玕。嶷嶷枝叶茂,萦纡矛戟间。

风露岂不佳,弱质危难安。愿言依松柏,永与同岁寒。

房山秋气深,陵寝久芜没。羊马穴苍鼠,麒麟卧秋月。

凄凉雄图尽,寂寞王气歇。空遗夕照明,遥瞻孤鸟没。

有祠山之傍,圣代重先烈。雁鱼固无灵,蘋藻礼不缺。

侧闻三史统,南北互驰突。董狐无其人,于此一惨怛。

三水桥边望翠篁,行人驻马立昏黄。因何秉烛来投宿?州判题诗在草堂。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閒朱鸟峰何处,水上苍龙瑟未终。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