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幽窗拟对谈,十年不到二龙潭。白云吹作山前雨,应报高僧不在庵。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开从百花后,占断群芳色。更作琴轸房,轻盈琐窗侧。
寻常凡木最轻樗,今日寻樗桂不如。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
通村一径绕清溪,缓步行来曳杖藜。
风弄柳丝垂袅袅,红桃映水压枝低。
书校宵分点勘频,看朱成碧认难真。月明窗外秋声急,凉信先谙是瘦人。
习静西岩寺,松风到枕幽。四山皆作雨,一夜忽成秋。
梵响有时续,泉声何处流。分明庐岳奏,谡谡坐间收。
独坐观微雨,幽怀断复生。草英侵地软,竹色逼檐清。
踪迹怜飘泊,经纶念老成。明朝一相访,疋马入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