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嗟吾为颛蒙,木朴无所思。
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
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
尝为富贵易,有如涂上泥。
苟意欲自进,足至则履之。
二十忽自笑,学乃谋寒饥。
倘富贵是致,其亦垄断为。
虽曰为学难,我易易则宜。
墙篱号障塞,犹可钻隙窥。
岂此圣人道,苦勉不及期。
反覆私自念,已急犹惧迟。
思而或有得,行之固不疑。
跛以见圣贤,不及犹可随。
道远志所毕,矣驱亦忘疲。
逮兹五十年,财若穿铜鎚。
柄执似可役,持用宁无施。
何意甚困踬,不及庸常儿。
多病骨出露,薄食筋力羸。
鼠饱昼睡穴,鸡飞暮乘埘。
世既鸡鼠俦,宜吾安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