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恕累日不相见以诗垂寄依韵和答

丈夫收功名,要在少壮时。

今予四十强,才短良时遗。

俯首入掾曹,所托真一枝。

动静系他人,何异马受縻。

事业乖圣贤,饥寒愧妻儿。

浩歌望青云,致身分已迟。

江湖久去眼,终日怀钓丝。

元恕知我深,爱恶非众随。

怜我事冗宦,役役犹儿嬉。

十日不一见,敢以奔走辞。

与子结永好,交情保无移。

相从文酒欢,晚岁沧洲期。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流年波逝,空谷音希,暗尘帘幕。败叶敲窗,惊飙撼枕催梦觉。

独拥瑶瑟高堂,对满床弦索。斜月多情,替人留影阑角。

双燕无归,信梁间、定巢非昨。小炉残晕,依然云轻雾薄。

转眼蓬山迢递,问素书谁托。痴语宫沟,断红犹恋芳约。

夙昔志幽寻,閒来即登历。天清海上秋,木落林间夕。

琴樽集华缨,歌吟坐台石。醉归觅前途,暝岩起寒色。

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金翠钗环稍不饰。雾縠流黄不能织。

但坐空闺思何极。欲以短书寄飞翼。

褰帏初识龚、黄面,倾盖寻参李、郭舟。去路不知春欲暮,桃花飞尽过扬州。

当代论耆德,先生第一人。行年老益壮,浴已日犹新。

九牧衣冠胄,三朝柱石臣。时流立标准,前辈想丰神。

伊昔遭平世,超然充大宾。东寮注柳肃,内史倒陈遵。

奇思过常调,修能异等伦。一生随日驭,十载在成均。

古学薰移俗,名贤类受甄。牵裾留短草,启事起枯鳞。

琼佩辞仙仗,金陵秉大钧。岂无云锦线,可补舜衣鹑。

鸿运丁天厌,元龟卜世屯。文狸翔粉堞,玉玦下枫宸。

温国言归洛,宣尼罢问津。岁功成者退,初服誓当伸。

几杖苍生慕,松筠白发亲。起居全矍铄,容色愈温纯。

不论临卑幼,都如饮酪醇。达尊人代少,幽意岁华频。

寄癖泉山麓,移舟越水滨。犹能作小楷,亦称戴高巾。

奚用推洪范,终然比大椿。寿临文彦博,子得范纯仁。

极北陈情切,滇南税驾真。言将欢菽水,不是忆鲈莼。

臣父深思子,臣儿愿委身。明王念勋旧,温语蔼丝纶。

李密近还蜀,张良未谢秦。银鱼绾房杜,玉树集陈荀。

莱綵偏宜晚,潘舆每及晨。风吹绿野暮,花发锦堂春。

刺史宣前烈,春官振后尘。品题惟凤鸟,图画必麒麟。

二月山川丽,全闽气象臻。嵩乎钟匪物,甫也降兹辰。

度曲来鹓鹤,称杯拜缙绅。龙门登尚忝,骥尾附何因。

感激吾将仕,沾濡俗到淳。太平若有象,早晚下蒲轮。

荒草寒烟,几年不到新安路。旧时行处。流水迷官渡。

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伤迟暮。东驰西骛。俛仰成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