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且莫歌,远别离,别离恋恋儿女悲。
又莫歌,长相思,相思悬悬天一涯。
君今参政晋藩去,何乃慷慨增吁戏。
忆昔混沌初,元气未破时。
动变隐其象,用舍凭何施。
自从开辟显朕兆,阴阳进退争雄雌。
有时贾谊去作长沙傅,有时吕尚来作周王师。
一得一失古来有,往往虚占梦刍狗。
青天白日风雨来,泥窍啁啁蟪蛄吼。
欲洗胸中万古愁,岂在区区一杯酒。
酒杯不暖东风寒,锦袍乱扑沙成团。
杨花着地卷春去,立马四顾天漫漫。
君不见伊皋与益稷,回乾转坤在顷刻。
五云高护黄金台,行色匆匆留不得。
断不是鸱鸮逐凤凰,亦不是苍蝇污白璧。
献纳之官合峻升,空使傍人惜颜色。
请君停鞭听我歌,歌声欲尽愁转多。
太行西来碧嵯峨,黄河万里奔洪波。
呼儿缄辞送君去,极目浮云奈尔何。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珍片翠。诗龛故事堪记。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
话坛坫,亲棐几。石交几许盟缔。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
玉堂梦影叹逝水。想风流、前辈追拟。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
谁识铅痕蟾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