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收功不在干戈众,和议元非计策长。闻道搜贤遍南国,要令四裔识周郎。
层轩高栋与云侵,照眼嵯峨雪满岑。寒入栏干欺畏日,烟横图画失遥林。
雍容樽俎开金地,模写风光要玉音。万里岷峨今更重,太平藩翰作喉襟。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
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彭泽归来落落然,风流不写义熙年。东篱菊种无寻处,老树荒台锁暮烟。
少习东鲁学,诗书执礼身。晚膺西汉诏,孝弟力田人。
好语时依口,穷愁不上颦。兰枝叶已茂,蔗境事方新。
莫惜如渑酒,将分太液津。
客说河州事,经营杳未涯。
讶予独无语,贪嗅杏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