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偶来泗,举动畏谤嘲。
万事不挂齿,终日口欲胶。
所学未信时,尤欲密斂包。
贤者或我顾,未免谈屡交。
雷侯将家子,而至自陕郊。
踵门贶予书,享馈烦弦匏。
始见气颇劲,既语理不肴。
爱子欲子荐,言毕徒啁啁。
托荫须高林,而乃依寸茅。
盍行游钜公,一言变鱼蛟。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徙倚芝苔径,白云盈我衣。新花开欲遍,啼鸟散还飞。
笑逐山光入,醉携春色归。更馀幽兴在,淡尔发清机。
旋折初惊大壑雷,凌空复上剧崔嵬。白云无际疑天尽,翠巘何年倚剑开?
一路水从汾曲合,千层山抱雁门回。中原地势经西折,眺览重增庾信哀。
水面娇红相并倚,轻舟小泊斜阳里。暮鸦零乱报秋寒,罗幔底,吹不已,渐渐鲤鱼风色起。
高斋何沉沉,君王养渊默。征姿却郑袖,选藻疏唐勒。
岘山不自高,汉水何知益。极目平楚遥,油然被膏泽。
乃知大王风,来自君子德。
赵国地生毛,丛台野火烧。平原与马服,累累葬枯蒿。
饥乌啄冬雪,独雁号寒郊。有策无所用,拂拭千金刀。
岂闻萧王来,北发渔阳豪。昼卧温明殿,苍生正嗷嗷。
太息复何言,此身随所遭。
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过了得幽寻。
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阴。